旅行游记 #6 有盐有味自贡行·盐文化篇

专业解说毒奶色 2019.04.13 · 旅行

前言

这次清明小长假的出行,目的地选在了自贡,自贡灯会是春节期间才办,大D又对恐龙没什么兴趣,那么这一趟就是盐文化与美食之旅了。

简单介绍一下自贡:

自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美食之府”之称,是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现已发展成为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

自贡市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自贡市因盐得名——自流井、贡井两个著名产盐区的合称。

自贡的盐业生产起于东汉章帝年间,一度成为中国井矿盐的中心和最大的手工工场。因盐业鼎盛而“富庶甲于蜀中”,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曾为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最高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后,自贡成为“三线建设”中重要的化工城市。

到自贡看盐文化,自然要去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燊海井、仙市古镇等几个地方,由于时间关系,只去了盐业历史博物馆和燊海井。

盐业历史博物馆

历史上,自贡以盛产井盐著称,井盐生产带来的盐业经济,始终是自贡这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千多年的盐业生产造就了自贡这座城市,成为了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1959年,在邓小平的建议下,建立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这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博物馆,该馆设于1736年至1752年间建成的西秦会馆。

陕西商人于清康熙中期进入自贡盐场,从贩盐起步,逐步到投资盐场采盐。至乾隆年间,四川各盐场井灶已以陕西人为主。由于清政府当时对盐业征税较低,促使雍正、乾隆时期陕西商人在自贡形成了一个大型的资本集团。

为维护陕西籍人士在自贡的利益,清乾隆元年(1736年)西秦会馆正式动工,历时十六年,耗资五万两白银建成。清道光七年(1827年),因会馆年久失修,陕西籍盐商再次组织大修并扩建会馆,凑得白银四万余两,并聘请川南著名建筑师杨学三负责设计修建,历时两年,形成了现在的建筑风貌。

虽然对清明假期人会很多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万万没想到赶上了有学校组织学生过来参观研学,随便拍拍吧嗯。

▲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门票价格不贵,哪怕是对盐业历史没啥兴趣,西秦会馆的建筑还是值得一看的,门票是卡式的。

▲ 门票
▲ 盐工雕塑
▲盐矿石
▲ 甲骨文中的井字
▲ 人工挖掘盐井时期的工具

公元前255-前251年,蜀郡守李冰组织当地人民用开凿水井的方法开凿了我国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今成都市双流区境内),揭开了中国井盐生产的序幕。

李冰在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郡守,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成都北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泄岷江洪水且用之于灌溉,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他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水利工程,修筑桥梁,为开发成都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 组图 钻井工具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四川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蓬溪县志》对卓筒井的钻凿有详细记载。

▲ 卓筒井取卤工具

《东坡志林》(苏轼在北宋元丰至元符年间这二十年间的段子合集)卷四中有:“用圆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盐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简单讲就是使用冲击式顿钻法开挖一个碗口大小的井,开凿完毕之后,将粗的竹子中间打空,下到井内当井壁隔离淡水,然后下一个直径比做井壁的竹子细,中间打空,一头装上熟牛皮做活塞的竹子,利用井内水的张力和筒内水的下压力,巧妙地将卤水提出井口。

卓筒井的出现,表明了中国井盐开采技术从第一阶段的大口径浅井采卤发展到了第二阶段的小口径深井采卤,其核心技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为后来的天然气和石油开采作了铺垫。因此,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其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清朝道光年间,自贡市自流井的深井钻凿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其周密的凿井工序、考腔补腔、纠正井斜和叼换木柱等工艺,是中国钻井技术的伟大创造。

▲ 考腔与补腔工具

古代钻井,除了在井下几十至百米套管之外,其余井段均为裸眼。这些裸露井段经常发生塌岩和淡水渗透事故,堵塞井眼或天然气裂隙,妨碍钻井和生产的进行。

补腔便是于井壁加上桐油石灰等材料,防止淡水渗入或修补垮塌岩层所使用的技术。这种独特的技术,对堵塞井下淡水相当有效,是中国古代钻井技术的重要部分。

修补时,先将发口壳子(上图左二)放入井内探测垮塌岩层位置,发口壳子进入垮塌区域内后弹开无法继续向下移动,即测出垮塌位置,然后使用上欠(上图左三)测量垮塌位置距离井口的长度。测量完成后,下入捆好草把的欠杆子(上图左五)做悬空塞,之后使用丢灰筒(上图右一右二)将油灰投入坍塌区域内,再用木棒将油灰与坍塌区域和井壁紧密结合,待油灰凝固之后凿穿,井即补好。

▲ 纠正井斜工具

在钻井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井口与目标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问题,古代工匠想出了填埋井斜区域并使用扶正器(上图右三)帮助重新开钻井斜区域的方法。

▲ 叼换木柱工具

井下竹制套管若发生破损,就需要进行叼换木柱操作。大致工艺为先打磨破损区域,然后将木柱提出井口,下入新制木柱然后将新制木柱镗削至与老木柱相同孔径即可。

▲ 井内落物打捞工具
▲ 采卤井架

▲ 组图 凿井碓架

凿井碓架是自流井古代人力凿井机械,又称踩架。碓架利用杠杆原理,将碓板固定于碓架前立柱支点上,悬吊铁锉至井底。使用人力在碓架上踩踏碓板,锉头在重力作用下冲击并破碎井底岩石,循环往复,钻进成井。

▲ 井盐输卤技术

中国井盐输卤技术伴随采卤技术的演进而发展,从早期的渠道输送和管道输送,发展到肇始于宋代而完善于明清时期的竹笕输卤工艺,这一工艺充分利用了液体力学和连通器原理,将井与灶之间卤水的输送、分流、配送、提高扬程的功能完整地发挥出来。

看到这,就赶上了来研学的中小学生,后面就匆匆看了看然后去院子里看看建筑,等走到院子里,又赶上了另一波来研学的学生。

▲ 西秦会馆

▲ 组图 雀替及悬钟

西秦会馆的武圣宫大门为博物馆的入口,武圣宫大门和其后的献技诸楼采用传统会馆建筑戏楼的门楼倒座的形式,即背靠背而立,两面望去,自成独立建筑,而从基座到屋顶又穿插交错, 形成一座不可分割的复合建筑。

所以在街上看到的屋顶和在院内看到的屋顶并不一样。

献技诸楼屋顶基本结构由两个歇山式屋顶重叠组成。紧靠正脊加建一六角攒尖屋顶,其后两角嵌入上层歇山顶中,组成牢固的复合结构。

▲ 献技诸楼屋顶

舞台四周布满了十分精美的木雕,是国内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戏楼精品。

▲ 戏楼木雕

▲ 组图 翼角

对古建筑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机会去自贡一定不要错过西秦会馆。

燊海井

离开西秦会馆,先去吃了个午饭,随后来到自贡市大安区的燊海井,景区非常小,走走转转很快就能逛完,但是大D为了看出盐,在景区内一直待到关门。

燊(音同深)海井凿成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工程历时三年,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采用中国传统冲击顿钻凿井法凿成。井口直径约11厘米,井深1001.42米,是一口以生产天然气为主兼产黑卤的生产井,曾日产天然气8500立方米,日产黑卤14立方米,烧小盐锅80余口。

一进入燊海井,首先看到的就是燊海井井口以及为采集卤水架设的天车。

▲ 天车

天车高18.4米,是由几百根圆杉木经辊工从上而下捆制而成。整个天车几乎没有使用铁器,全靠木头、绳索以及石头搭建起来。

▲ 燊海井井口

提取出来的盐卤,会从井口旁的大盆内被直接输送至盐场用于蒸煮。

由于是天然气伴生井,井口附近弥漫着刺鼻的味道。

▲ 从井下提取出的盐卤
▲ 大车

大车是提捞卤水的设备,使用硬木做成,直径4.5米,高2.5米,中间用轴固定车心,周围捆上4根底杠,支出于车道上起栓牛推车的作用。竹篾绳连接大车、天车、楠竹筒,提捞时将竹筒放至井中卤水层,再用3-4头牛牵引大车转动,筒升起,经过约半小时,压竹篾使大车停转。

燊海井最早使用人力推动大车,需要12个人来进行操作,后来使用牛推。随着社会发展,已改为电动卷扬机、镔筒、钢绳来提捞卤水。

看完这边走去制盐场去看看。

燊海井是采用低压火花盐锅制盐法这一传统工艺进行制盐的,制盐的原料为黄卤、黑卤、盐岩卤三种。燃料为燊海井自采的低压天然气,灶型采用圆锅灶。

制盐工艺共分为六大流程:提清化净、提取杂质、下渣盐、铲盐、淋盐,最后是晾晒验收入库。

▲ 盐场内
▲ 一缕阳光正好打在盐锅上
▲ 制作豆腐的摇浆工具

盐卤熬制过程中加入豆浆,用于将盐卤中的杂质剔除。

▲ 即将出锅的盐
▲ 翻动一下避免糊锅

▲ 组图 制盐工人铲盐出锅

卤水需要熬制8个小时,盐出锅铲入皮筒中,盐胆水会在地下通道内收集起来,经过澄清过滤后可用于制作豆腐。

盐全部铲出之后,需要熬制一锅高浓度卤水,进行淋盐的操作,去除皮筒内盐表面的杂质。最后经过4个小时的晾盐操作即可验收分装入库。

由于大D去的当天出盐已经是17:15了,没有看到淋盐的操作,略有遗憾。

后记

从燊海井离开就直奔自贡火车站准备离开自贡了,按照惯例,休闲篇的内容后面发。

本文被贴上了: , , , , , , 标签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