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节前夕,思考十一去哪里玩时,想到了已经开通了一个甲子的宝成铁路。大D第一次入川时,就是乘坐“天府之星”T7/8次到达成都。虽然近年来出行也有经过宝成线,但是真正慢慢悠悠的看看风景拍拍照却从来没有过。于是决定十一就走宝成,既然是慢慢悠悠,肯定选小票车出行啦。
宝成线
“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60多年前,著名作家杜鹏程行至陕西凤县的灵官峡,看到建设中的宝成线,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夜走灵官峡》一文,这篇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成为了大D对宝成线的最初印象,一条建设在群山之间的铁路。
宝成线,从陕西宝鸡通往四川成都,全长668.2公里,于1958年建成,是新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沟通西北与西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秦蜀之间有秦巴之阻、剑门之险,诗仙李白曾云:“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深深镌刻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
1913年,北洋政府倡议在平汉铁路(北平-汉口,今京广线组成部分)以西修建一条干线,连接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地区。
1936年至1948年间,国民政府就修建天成铁路多次组织勘测队、航测队规划研究天(水)成(都)铁路选线、拟定施工计划,提出了多种方案,但都因各种原因未能动工兴建。
新中国成立后,铁道部组织专家以略阳为界,分南北两段开始勘察设计。
1952年7月,成都端动工;1954年1月,宝鸡端开工建设。
1956年7月12日,宝成铁路南北两端于甘肃省徽县黄沙河桥接轨,1958年1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从1958年6月起,宝成铁路开始进行电气化改造,1975年7月1日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随后,1993年,宝成铁路进行了成都至阳平关段的复线建设,于1999年12月26日完工。
宝成线几乎全部处于山区,自宝鸡出发后,先后跨越秦岭、巴山、剑门山。铁路进入秦岭山区后沿河盘旋迂回,在任家湾至杨家湾间线路以30‰(每1公里提升30米)的大坡度急速爬升,为克服地势高差,过杨家湾站后,线路以3个马蹄形和1个“8”字形迂回展线上升,线路层叠3层,高差达到817米,这就是著名的观音山展线。后经过2364米的秦岭大隧道穿过秦岭垭口,进入嘉陵江流域并达到秦岭站。
越过秦岭后线路用12‰的下坡道沿嘉陵江一路南下直达广元,秦岭至略阳间,宝成线14次跨过嘉陵江。
宝成线全线共有隧道304座,桥梁986座,桥隧比达到线路总长的17%。
这条联通大西南和大西北之间的电气化铁路,显著改善了“蜀道难”的局面,更是陕西略阳、凤县、甘肃徽县、两当等地区的生命线。
6063次运转
6063次,宝鸡-广元,走行350公里,运行11小时46分,全程硬座票价21.5元,最低票价1元。因为站站停,票价低,极大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
从成都出发,大D选择了K246次(成都-扬州),到达宝鸡的时间是10:21,本来打算可以在宝鸡市西关立交拍车(陇海线下行线与宝成线在此交叉),但是下车就赶上下雨,安排好住处之后选择去宝鸡青铜博物馆看展。
第二天一早,赶往宝鸡站,看天气预报还是有雨,心里有点担忧,一个是担心路上晚点,影响后面接续回成都的车,另一个是担忧拍不到什么满意的照片。
结果,担心的几乎都发生了。
进站之后来到二楼的候车区,看到了6063次候车区的标志牌。
检票上车,惯例放一张水牌。
真是好久没有坐可以开窗的老车了,这电风扇真是怀念,以前海拉尔-齐齐哈尔的6236次同样的真绿皮,经常坐6236次出去拍照,然而6236次已经在2016年5月停运了。
6063次被称作“秦岭最美小慢车”,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设置了通学车厢、农副产品交易信息栏等便民措施。
十分感谢同行的L同学提供这些照片,大D本来带了FE和福马400度的来拍的,考虑到车内光线,准备使用迫冲,结果感光度设置和后面冲洗胶片时没有对应且计算错误,这一卷就冲废了,翻车了。
总结经验教训,带美纹纸在包里,换卷时贴一条信息条在卷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下雨,观音山展线并没有看的很清楚,也就没有拍到。
到达被誉为“空中车站”的青石崖站停站,这座位于秦岭北坡,用334吨炸药炸平山头填深沟建设出来的车站,被群峰环抱,面峭壁深壑。
站台上矗立着原中顾委汪峰同志的题词“秦岭之巅共青团车站”。
到达略阳时,已经晚点了2小时多了,雨还在一直下。天色逐渐变晚,干脆收起相机不拍了。
终
正点到达广元是19:16,当天晚点到20:40分才抵达广元站,直接站内换乘20分钟后开车的D1951回成都。
感觉这跑了一圈还是有点亏,没拍到什么太满意的照片。
等找个春夏季节找个机会再跑一次。
下一篇暂定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游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