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火车 #8 铁博东郊馆溜达记

中国铁道博物馆 2016.10.10 · 追火车

寻思了半天也没想到起个什么名字好,干脆就叫铁博东郊馆溜达记好了,简明扼要。

2016年国庆节,1号启程去石家庄,4号转战帝都,6号返回成都,转了一圈,有喜有忧,但最后大圆满结局,大D我还是挺开心的。

4号抵达帝都之后,晚上与D大、浩哥等人一块涮羊肉,牛栏山小二小酌几杯,但没有见到工作繁忙的翔仔,略有遗憾。

5号与D大去铁博东郊馆溜达,一直阴雨绵绵的十一在这一天居然有点小晴朗,还是不错的。

P.S 前方注意,高能预警,多图杀猫,建议WIFI

韶山3-0001机车,2012年退役后挪窝到铁博。

各种时期的水牌,看上去挺新的,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字被摸掉了。。

这古老的22型车的转向架,还带发电机的,给车厢风扇和照明灯供电。

ND4型机车,法国阿尔斯通制造,70年代进口,共50台,全部配属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

ND4型机车是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干线牵引机车内燃化的开端,承担了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晋煤外运的重要任务,80年代末期时,ND4型机车均走行了200余万公里,机体裂纹、活塞破损、曲轴烧毁、电线短路、油管破裂等问题逐渐增多,又因为ND4是进口机车,机务段和机修厂不具备大修能力,铁道部制定了“维持使用,逐步淘汰”的原则,从90年代初开始进行择劣报废,同时将ND4从干线机车中撤换下来,担当北京铁路枢纽内京门铁路、西北环线的小运转、调车任务。

1997年,北京铁路局仅剩下16台ND4机车,2004年,ND4型仅剩下15号机车放置在丰台机务段储备厂当中。

经过中国铁路迷的多番呼吁,2012年4月11日,中国铁道博物馆与北京铁路局丰台机务段对ND4-15机车进行整修工作,主要是外观修复与司机室修复,在对民众征集ND4机车零件的同时,也对部分配件进行仿制,最终于2013年1月25日交由中国铁道博物馆永久收藏。

原谅我忘了这是哪一型蒸汽机车的司机室。。

胜利3型-152号,原是伪满时期南满铁道机车。

解放11型-3773号蒸汽机车,美国鲍尔温机车厂于1937年制造,机车及煤水车总重144.78吨,机车全长20508毫米,动轮直径1372毫米,配属浙赣铁路。

PL3型蒸汽机车。

FD-1979号,原产于苏联,新中国成立后进口,原定为YH(友好),几年后中苏交恶,改称为反修型。

JF1-304(毛泽东号)与JF1-1191(朱德号)。

JF1-304(毛泽东号),1941年在大连制造,最初隶属于哈尔滨机务段,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们开展了“死车复活”活动,经过27个昼夜抢修出了这台机车,经过当时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批准,被命名为毛泽东号。

JF1-1191(朱德号),与第一代毛泽东号(JF1-304)一样,都是在大连制造的,也同样是46年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在肇东站修复的机车之一。

RM-1001,人民型蒸汽机车,由胜利6型蒸汽机车(南满铁道使用的Pashiro型)作为技术平台,1957年由大连机车厂改进设计,交由青岛四方机车厂试制,1958年4月试制成功,命名为人民型。代号RM。

截止1966年停产时,一共生产了258辆,是我国60年代时中国铁路干线客运主型机车。

左为ND5型机车(大老美),右为东风4C型机车(DF4C-4040)

ND5型内燃机车,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干线货运机车,于1984年7月制造,首批74台机车在1984年9月运抵天津港,其中0002号机车卸船时由于起吊失误落水,打捞上岸经过修复后正常使用。另一批104台于1984年11月运抵上海港,其中0111号机车因吊车钢缆折断落水报废。

配属期间,南京东机务段数量最多,高峰时近200台,多用于牵引千吨煤炭列车。ND5型机车进口时,铁道部与GE签订了机车技术转让合同,无偿转让了牵引发电机、牵引电动机、辅助电机、废气涡轮增压等12项关键技术,大连厂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东风6型柴油机车。首台东风6型1989年4月落成并投入试验,但两个月后的著名事件导致中美关系十年蜜月期的结束,东风6型最终流产。制造出的两台东风6型,今天都存放在沈阳铁路局,其中一台放在沈阳铁路博物馆当中。

东风4C型是1984年大连机车厂在东风4B型内燃机车所使用的16V280ZJB型柴油机的基础上改进出16V240ZJC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试制的型号,在功率、牵引速度、经济性等方面都比东风4B型有所提高,同事解决了东风4B型的一些问题。

1985年,东风4C型大连厂进行了小规模的试产,1990年,大连厂与资阳厂,大同厂,四方厂一道开始大批量生产。

8G型电力机车的受电弓

中华之星动车组,DJJ2型,推挽式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与今天我国运营中的和谐号动车组所采用的动力分散式设计有所区别),才用二动九拖的工作方式(车头车尾各一台机车,一推一拉),机车分别由株洲厂、大连厂制造,中间9节无动力车厢(25DT型)由长春厂和四方厂制造。

2002年9月在北京环铁进行测试,2002年11月27日,以两辆机车和三两客车(二拖三动)的短编组中华之星在当时新建的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高速实验,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Km/h,这一纪录直到2008年CRH2C型在京津城际上进行高速测试时才被打破。

2002年的11月28日,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傅志寰视察并计划乘坐中华之星,列车空车试载,驶回基地时出现A级故障,因一法国进口的车辆轴承高温触发了轴温警报系统,铁道部领导决定停止实验。

中华之星在实验中曾经多次出现过重大安全故障,并且当时领导层中购买国外技术的意见占上风,虽然国内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仍然是一颗流星。2004年,我国为六提进行招标,中华之星因不满足招标条件而且又是动力集中式设计,彻底出局。

2005年8月,中华之星配属沈阳铁路局,在秦沈客专担当沈阳至山海关之间的临时准高速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被限制为160Km/h,最终于2006年8月停运。

2013年2月,沈阳动车段将停放在沈阳动车所的中华之星号动车组的部分车体送至铁博。

NY6型内燃机车,60年代由西德亨舍尔公司制造,1972年运抵中国,部分机车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使用,主要担当京广铁路、京山铁路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当1980年北京机务段大范围换装北京型柴油机车时,这部分机车改为担当京包铁路、京承铁路、京原铁路、丰沙铁路等北京周边地区铁路干线客运列车的牵引。90年代末期开始报废。

有一小部分机车交给了铁道部专运处使用,担当国家领导人、国外贵宾专列牵引任务。图中的NY7-0007号就是其中一台。2009年退出专运处并报废,送至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

溜达了一圈,有点累,出来活动活动身体,偶见院内山楂树,拍一张~

最后这张照片是D大所拍,文艺青年就是不一样哇~是比大D有更多的艺术细胞,哈哈哈。

在北京这几天还是很开心的,感谢D大的款待~

 

本文被贴上了: , , 标签

已有 8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标注。